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阴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时间:2021-06-08 13:19:56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阴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阴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阴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阴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又叫做歌婆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而“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在壮语里叫“双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提到歌圩,就不得不提刘三姐。据介绍,刘三姐生于唐朝,被人称作歌仙。而“三月三”除了对山歌外,其留传下来的美食、民族技艺等也颇受众人的喜爱。

  对唱山歌,歌圩成了壮族群众的心头爱

  在壮语里,歌圩除了叫“双龙垌”外,有的地方还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广西之所以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歌文化,和刘三姐的传说分不开。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

  后来刘三姐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而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甚至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宏伟壮观。

  悲欢历史,待嫁女不能唱山歌,古代赶歌圩曾被禁

  “三月三”除了有盛大的歌圩外,也是祭祖扫墓的时节。据民俗专家介绍,“三月三”和我国古代的上巳节有深厚的渊源,“上巳节”又叫“修锲节”,是民间一个祛祸祈福的节日。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三月》中记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而宋人周去非也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男女目成,则女受,而男婚已定。”“上巳节”的习俗从中原延伸到边疆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例证。

  每年的“三月三”,不管是哪个民族,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庆祝,以至于歌圩发展到后来,不仅成了青年男女唱歌传情、结缘的活动,还有衍生了抢花炮、演壮剧、舞龙舞狮、斗牛、斗彩蛋等文体活动。然而传统歌圩也曾受到封建统治者的严令禁止。清朝乾隆年间修纂的《柳州府志》四十卷就曾有记载,未婚女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唱山歌是不知“廉耻”,这个习俗应当禁止,清朝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李彦章在任广西思恩府(治今武鸣)知府时,也对当地歌圩严令禁止。尽管如此,封建官方仍无法阻挡百姓对于赶歌圩的喜爱和热情。

  1984年,广西开始筹备第一届““三月三””歌节,当年4月3日,歌节在南宁市人民公园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南宁、百色等地的482名歌手,以及5000多名各界群众参加了活动。当年,邮政部门甚至为此发行了纪念日戳卡,如今已成为集邮界珍品。此后,“三月三”歌节陆续在桂林、柳州等市举办,最后固定落址南宁,并成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前身。而到了2014年,涉及广西所有世居民族的`“三月三”终于成为全区人民的法定民族节日。

  广西“三月三”传统民俗丰富多彩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汉、瑶、苗族、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这天,全区各地的群众都会共同欢度佳节,在这一天里,人们会相约一起看壮戏、抛绣球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和游戏,常让众人流连忘返。

  习俗节目

  抛绣球

  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绣球以娱乐身心,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头、河畔,他们分成男女两方,拉开适当距离,互相引吭高歌,用歌声来表达问候和增进了解,对歌有问有答,姑娘们可将手中的绣球向意中人抛去,小伙子接住绣球后,将它欣赏一番后,又向姑娘抛回去。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例如银首饰或钱袋),抛回馈赠女方,馈赠愈重说明小伙子对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伙子的礼物时,若收下,就说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这时,两人或继续对歌表达情意,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

  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当彼此之间有了情谊,便互相唱爱慕歌以表达对彼此的情意。

  板鞋比赛

  板鞋比赛是一项壮族运动,起源于明代。相传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百色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令 3名士兵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打败了倭寇。后来南丹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3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板鞋比赛即是将同组队员的左脚和右脚分别固定在两条长木板上,然后在规定赛程内比赛前进的速度,最先到达终点的夺冠。

  竹竿舞

  竹竿舞这一舞蹈盛行于多个民族,如壮族、京族、瑶族、佤族等,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

  抢花炮

  “抢花炮”始于闽粤商人经商,由于信奉“妈祖”,兴建庙宇祭祀。在“妈祖”生日农历“三月廿三”举行大型庙会祭祀活动时便开展抢花炮”活动,每年庙会燃放三枝花炮。第一炮:命名为“发财炮”,意示抢得第一炮,得炮者当年财运来到,生意一定兴隆,红火。第二炮:命名为“添丁炮”,意示抢得第二炮,得炮者爱人当年定能怀上男孩。为你添丁,延续香火。第三炮:命名为“如意炮”,意示抢得第三炮,得炮者当年生意、生产、生活各方面顺顺当当、天随人愿、万事如意。按民间流传的说法,抢得头炮者,万事吉祥如意。

  舞狮子

  舞狮子在汉代、北魏、唐代、南北朝等多个朝代均有不同的传说,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演壮戏

  壮戏,又称壮剧,是在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杂耍技艺的基础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风格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南路壮戏、北路壮戏和壮师戏(即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三种类型。据介绍,壮族人之所以迷恋于壮戏,是因为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外,祈求平安、丰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特色美食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三月三”必不可缺的饰品。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彩蛋

  把熟鸡蛋的外壳染成彩色,当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而姑娘同意此举,且蛋壳同时碰破,便暗示了他们是情投意合的。

  艾叶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竹筒饭

  竹筒饭是把大米和水放到竹子的节中,密封后烤熟。做出来的米饭香气飘逸,柔韧爽口,更能保持竹子的香味。

  手工艺品

  壮锦

  壮锦是壮族妇女精美的独创的手工艺品。它用素色棉纱为经,五彩丝线为纬交织而成的。主要产地是广西忻城、宾阳、靖西等县。壮锦曾与历史上又名的宋锦、蜀锦和云锦一起,并称中国的四大名锦。

  绣球

  绣球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绣球大多为12瓣,以红、黄、绿三色做底色,每瓣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广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这除了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掷外,更深层的意义是——绣球为“吉祥之物”。 ““三月三””歌节正是春播时节,抛绣球也寓意着 “五谷丰登”;同时,绣球作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也蕴含“生育兴旺”之意。

【阴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相关文章: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05-15

农历三月初三是什么节日01-15

腊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12-14

农历二月初三是什么节日03-11

三月份有什么节日06-07

三月份有什么节日12-17

今年三月份有什么节日12-17

三月份有什么节日吗12-15

中国三月份有什么节日12-14

白露什么节日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