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偶遇》有感

时间:2021-04-27 12:46: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偶遇》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偶遇》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偶遇》有感1

  "世事无常。如果说这世上只有一件事情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如果你相信鲜花终会凋零,也要相信黑夜终会变成黎明。"

  ——题记

  十七岁的我,也听闻了不少爱情的故事,不论是古时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亦或是现代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爱情自是千古来的难题,我也偶尔也会对它充满了憧憬和好奇。恰巧在书店流连时无意间看到了《偶遇》这本书,它一点儿也不显眼,放在角落大抵不会被多少人注意。第一本是拆了塑封的,但却是崭新的,我翻了翻,大概就是各种书信的合集,而内容就是人们在爱情中的各种纠结和困惑。也就是看到它的那一瞬间,我便走不动路了。

  这么想来,遇见《偶遇》也真的是一场偶遇。翻开它的目录第一个小标题是:我就丧了,就不合群,就特无聊,那又怎样?第一次读时,这句话仿佛在自己手臂上猛然扎了一针,血冒出来,毒也跟着渗出去。紧接着翻开了序,讲的是鲁豫在生活中遇见的事情及感悟。这些叙述性的文字,能够深深地引入到作者想要说的事情当中,让读者在冥冥之中产生共鸣,读完了序就没再往后翻。因为这篇序就已经足以让我迫不及待把它从书店带回家细细品读。

  说实话,我个人认为,书中各色人群的来信比鲁豫的回信要好看。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自己最真实恳切的求助和疑惑,它们更生动、更细腻,有人说那就像小朋友学着写字,也许歪歪扭扭,但是是认真书写的一笔一划,更加富有人间烟火味儿,不像回信那样,好像是精致严谨的标准答案,像是刻板的印刷体,它告诉你,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黑即白,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也没有退路,把一切鲜血淋漓的事实都摆在你面前,跟你说:喏,路就两条,怎么选你看着办吧。

  书总共有308页,我看了一百五六十页就看不下去了,原谅我没看完就来写读后感的不负责表现,也许是书中的一些观点实在不敢苟同。各色人群中的来信几乎全都是和感情有关,感情不顺利来求助、求骂、求安慰。这么说吧,如果回信不和前面的来信结合在一起,恐怕每一篇都是经典的爱情观,但怎么看那都更像是在自说自话,她急切地将自己的观点呈现给读者,却并没有针对来信人的问题进行阐述和提出中肯建议,她对爱情的要求太高了,不是完美的爱情就不算是爱情,这样未免有些苛刻。即使是十几岁的我也明白,即使是再完美的爱情总也是由不完美拼凑的。我若是把自己想象成提问者,看了她的回答后,我会更加痛苦。

  不过在把爱情需要当做课程来学的时代,这本书是一股清流。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没有什么爱而不得,也没有那么多深藏其中的道理。虽然鲁豫的有些细节的观点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但是还是觉得这样简单的爱情观很可爱。毕竟这些话题往往又是无法讨论出结果的,无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些人一辈子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知道,也只能自己解决,只言片语的一封信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是多了一个倾诉的渠道。其实大家需要的也仅仅是这样一个渠道,真正该怎么做的那个答案,可能早就已经在自己心里了。这和大家都熟知的解忧杂货店有些相似。写信、回信,其实你在为别人解决烦恼提供意见的同时,你也在思考着,如果自己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又会怎么做呢?

  尽管我年纪尚小,也没到该谈情说爱的时候,可是我依然觉得,我相信爱情啊。年少的喜欢就像是一瓶玻璃弹珠,流光溢彩琳琅满目。每一颗都是一勺蜂蜜柚子茶,个中滋味,不与外人言。就像曾看到过的话"呜咽也哄作东风一阵,缱绻绕指柔",滴滴点点,好温柔。小大的浪漫,被吞咽了,被藏住了,在小小心房,在充盈泪腺。夜深露重时摘一片月光,就着桂树下寂寞的凿凿声捡拾。

  鲁豫说:"人慢慢成长之后,不会像小时候那么的无知无畏、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因为你明白所有的冲动莽撞都输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人慢慢长大,你会发现最终是你与你的小世界相处,你和这个世界并没有特别大的关联。"所以或许后来瓶子倒了,弹珠滚了一地,踩一颗痛一下。等全部记忆攒起,不疼了,瓶子也空了。但是我仍然愿意去品尝那一口蜂蜜柚子茶的清甜。因为也许多年后回过头来才会终于发现,其实只有年少时的自己才敢无知无畏,才敢不撞南墙不回头,才敢把那份细腻的感情悄悄地放在心底视若珍宝,而少年最好的地方也就在于,嘴里说着要放弃,心里却都憋着一口气。

  很多人都想要回到十七岁,回到那个最懵懂无知正少年的时候,面对当下生活中的不如意、逆境和坎坷,还会埋怨自己的那时,如果当初足够努力、如果当初作出别的选择,如果当初不一意孤行……现在也许就会不一样。可我们应该明白的,即使改变了当时的自己,也改变不了故事的结局。再来一次,结果依然如此。

  所谓遗憾,大抵是你想起来会有点难过,心中万千思绪翻腾,最后却不得不归于一声长长长长的叹息。想得却不可得。可是当初,你明明也是做完权衡取舍后,选择了你认为更重要的东西,但你仍然会觉得遗憾。

  可是你知道吗,生活没有永远的梅雨季,只有久违的艳阳天,要相信一定会有始料未及的运气,也会有突如其来的欢喜。我希望的是,不论哪个年纪,谈起爱情,都应该是眉眼弯弯嘴角上扬,想起的是它的美好和温暖。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会有这么一个人,他也会认认真真地告诉别人:我的那朵玫瑰,别人会以为她和你们一样,但她单独一朵就胜过你们全部。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毛虫是我除掉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哀怨,她的吹嘘,有时甚至是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我期待偶遇,并非当下,年少的欢喜藏在心底才最为甜蜜。我期待将来会有这样一个人,我可以大大方方地站在他的面前,对他说:"但这个宇宙的众多哀苦中,总归还是有一星半点的可爱的——希望我是你想要的那一点可爱。"

读《偶遇》有感2

  《偶遇》是著名作家陈丹燕的一本散文集,不,可以说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它展示了陈丹燕自1992年2月至20xx年10月在欧洲居住时细心雕琢的文字,以及在异国天空下随意拍摄的黑白照片。照片虽然只有单调的两种颜色,欧洲艺术文化的繁复和精美却仍旧不住地从薄薄的纸中溢了出来。它芳香扑鼻,引人入胜,封住了所有人的嘴巴。我相信,天堂也不过如此。

  “巴洛克式的教堂,遍布在德国南部的平原和山坡上,还有奥地利的大小山冈上,玫瑰花窗和描写了圣经故事的彩色长玻璃是教堂如此温暖和迷离的原因。因为没有风,为祈祷而燃烧的蜡烛光直直地向上轻触教堂里的昏暗,到每一个黄昏,晚祷的钟声都像鸽子群一样飞向四方。”这是附在书中一张照片下的一段文字,它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巴洛克式教堂的美。照片中的几扇玻璃窗子应该就是“描写了圣经故事的彩色长玻璃”吧。我不知道神圣的故事将如何在这些美轮美奂的玻璃上上演,我只能用心灵去轻触它泛起的柔和光芒,仿佛有温柔的面庞,在为祈祷而燃烧的蜡烛光中若隐若现,能让每一个经过的人都感到安静而祥和。

  一张安静的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立起的白色的十字架上镌写着世人对死者的敬意与思念,那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轻轻地走过去,看那绿树鲜花和美丽墓碑中间,火苗轻跃的长明灯后,那些灵魂怎样安静地沉思前尘旧事,怎样浮动他们灰色的形体悄然遥望聚散离合的浮世,怎样辉煌的事业,怎样缠绕的爱情,然后都沉寂下去,低伏在泥土和花瓣之下。在这样静穆的景色前,语言已经是多余的,只能轻轻地,在心底,为他们祈祷着,祝福着。

  还有一张路边小阳台的照片,因为爬满了常春藤,是那么漂亮,让我不由地想起了长发姑娘的故事。这是长发姑娘的小塔楼,她在小阳台上轻轻地放下自己美丽的金色秀发,长长地,一直垂到地面,去迎接她的幸福。魁梧的王子顺着她的头发往上爬,穿过蔷薇藤蔓,身上沾满了花粉香。长发姑娘一闻到微微的花香,就甜甜地笑了,双颊满是绯红。

  陈丹燕就像一位女巫,她邀请我们乘坐她的飞毯,穿越了时空隧道,欣赏着慕尼黑好似涂过蜂蜜的天空,市政厅锋利的顶尖,以及雪堡充满童话色彩的书库,还有维也纳皇宫后面的贵族老房子的墙,甚至是茜茜公主的巴伐利亚森林,威茨格漫步的小路。

  这本书是一个唯美的世界,它像一条充满了独特韵味的文化长河,汩汩地流着,发出魔幻般的声音,引领我们去探索,去欢喜。

【读《偶遇》有感】相关文章:

读《冬天》有感04-01

读赞美有感03-29

读《爱》有感03-28

读《金翅雀》有感03-27

读中庸有感03-27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

读《鲸》有感04-03

读《逃逃》有感03-30

【荐】读《故乡》有感03-29